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(为什么三国后期蜀国会出现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的局面)

蜀汉后期并不是没有大将可用,“廖化作先锋”只是一种历史说法罢了!

魏延可用:

魏延在刘备死前,便被号称五虎上将,可见此人的武功和战斗力都是极强的。因此蜀汉后期,魏延应该说是首当其冲,可以利用的军事人才。当然魏延在蜀汉后期,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,无论是在为坤章和以及出师北伐之事,都曾为蜀汉创造了一定的威望和声誉!只可惜魏延后期反叛蜀汉,最终被诸葛亮设计,被马岱斩于马下!

姜维可用:

论武力,魏延尚可勇猛不败,但是如果论计谋,论综合性的才谋的话,姜维应当是蜀汉后期最杰出的军事人才。因为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之时,姜维便宜机智的计谋,巧退诸葛亮之兵和赵云之兵,因此也才受到诸葛亮的重视,以至于后来为了招安姜维,使用诈降之计策!

赵云可用:

蜀汉后期五虎上将之中还剩下赵云也老将军,赵云虽年事已高,但是赵云的武力超群,而且赵云的统帅能力也初显神威!尤其在打退夏侯氏父子,打退张颌的战役之中,都显示出了老将不减当年勇的豪壮气概!而且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整个过程之中,都担任着先锋,以及作战统领的重要职位!因此赵云在蜀汉后期依然可用。

综上所述,并非只有廖华可以当做先锋,其他的像魏延,赵云等人依然可以当先锋,甚至当做主要的进攻人选。之所以说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,是指蜀汉后期,确实有很多老将持续的参加北伐,参加作战的说辞而已!

蜀中无大将,廖化无先锋,主要说的是蜀国人才凋零,虽然不能说蜀汉真的无大将,却体现出蜀汉已经没有多人能担当先锋大将的人选。无奈就让廖化为先锋大将。

当然这并不代表说廖化能力不强,其实廖化还是有实力的。

廖化字元俭,开始的时候是在关羽帐下为将,关羽被东吴所擒被杀后,廖化也被带到东吴,后来廖化假装死亡,而后逃回蜀汉。刘备去世后,多次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。廖化勇敢刚直,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。

因为蜀汉地贫民稀,所以蜀汉人才后续力量不强,在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之后,刘禅继位,诸葛亮为辅政大臣。诸葛亮为了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重任,所以对蜀汉忠心耿耿,一心要恢复汉室,克复中原。所以诸葛亮在生前数次北伐曹魏。

诸葛亮之所以在生前多次对曹魏用兵,明知蜀汉实力不如曹魏,还要这样做还是有其他原因的。

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当初追随刘备的将军们老死的老死,战死的战死,剩下的已经不多,同时蜀汉后继人才也不多。诸葛亮怕时间越往后,到那时人都死了,克复中原更困难。

到了后来,廖化被封中乡候,和张翼相等,所以当时有人说“前有王平、句扶,后有廖化张翼”。

不管如何,虽然廖化有能力和实力,蜀中无大将,廖化为先锋,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当时的蜀汉,确实是人才凋零。

不知道题主这个小五虎哪来的,既然廖化都入选了,张翼、张嶷等人也应该算啊。不过还是先就这五个人来排个名吧。

关兴在刘备伐吴时出场,一合杀死吴将李异、周平、潘璋,三十合击败孙桓,生擒吴将谭雄。在诸葛亮北伐时期,关兴也是表现活跃,一合杀死魏将董禧、越吉元帅。

关兴共计斩杀五人,生擒一人,击败一人。考虑到关兴杀敌不少,没有直接败绩,大致可以算一流。

张苞和关兴同时期出场,在伐吴之战时三十合击败谢旌、和李异战二十合未分胜负、杀死谢旌、夏恂,生擒崔禹。在北伐时期杀死薛则、崔谅。

张苞共计杀死敌将四人,生擒一人,击败一人。张苞和关兴一样,同样可以算一流。

马岱在反西凉时出场,击败了钟繇。此后葭萌关之战时,诈败以后用暗箭射伤魏延,后来被张飞十合击败。平***时,马岱杀死了蛮将忙牙长,生擒孟获。北伐时生擒雅丹丞相,杀死陈造。马岱做过最有名的一件事,就是一合偷袭杀死魏延,不过这个似乎不能算战绩。

因此马岱是杀死敌将两人,生擒两人,击败两人,其中包括一次用计。考虑到马岱十合败给张飞,他在演义中大致处于二流水平。

王平出场是在汉中之战,不过他第一次和人单挑已经是北伐时期了,先是生擒了夏侯懋,杀死了岑威,然后和张翼联手击败姜维,街亭数十合败给张郃。

王平战绩是杀死、生擒、击败各一人。因为败给张郃,王平也只能算二流水平了。

廖化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出场,但是此后消失了很长时间。直到关羽北伐襄樊时才有机会上场,此战廖化作为先锋出马,奉命诈败诱敌,因此没有多少战绩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,廖化杀死魏将秦良,后来跟着姜维北伐时又杀了邓艾先锋郑伦,数合败给徐质。

廖化共杀死敌将两人,不过数合败给徐质,这个水平估计就要算三流了。

因此这五人排名是关兴、张苞最强,王平、马岱次之,廖化最差。

廖化效力蜀汉集团时间较长,年龄跨度很大,在姜维时期,廖化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而蜀中却没有年青将领接替他的先锋位置所出现的“青黄不接”现象,

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”,这是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感慨,但其实也是对蜀汉后期名将廖化的肯定。廖化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了蜀汉***从建立到兴盛再到灭亡的人,一路走来,刘备,诸葛亮,刘禅都曾重用过他,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对廖化也赋予了极高评价,称其:“果断刚烈”。关于廖化,我们既熟悉又陌生,廖化之名想必大家都曾听说,不过廖化在大多人眼中只不过一典型的“二流角色”,往往说起“廖化作先锋”都带有一丝嘲讽之意!这个当然还是受小说演义的影响。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廖化到底是怎样的呢?为何说廖化才是“千里走单骑”的原型?廖化最终结局如何呢?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
出身名门而非匪盗

廖化为什么一直给我们一个“二流角色”的印象呢?关键在于《三国演义》中塑造的廖化这个人物形象处处显得低微。记得《三国演义》中廖化首次出场于第27回,其中介绍廖化最初为黄巾军,后流落江湖,集聚了一群人占山为王,以劫掠为生,后关羽千里寻兄,随行的刘备两位夫人被廖化手下夺去,后廖化闻关羽威名,主动将刘备夫人交还,并希望能追随关羽,不过当时因为他匪盗的身份被关羽拒绝,由此廖化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卑微的存在。但历史是真实的廖化其实不然,廖化本名淳,廖家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,初任关羽的主簿,并非匪盗出身。

“千里走单骑”,忠贞天地鉴

《三国演义》中将关羽“千里走单骑”的故事描写得十分形象,历史上关羽有没有“千里走单骑”呢?有,只不过走得比较“轻松”罢了,并没有小说中“过五关斩六将”那么艰难。据陈寿《三国志》记载:

“羽尽封其所赐,拜书告辞,而奔先主于袁军。左右欲追之,曹公曰:‘彼各为其主,勿追也’。”

可见当时曹操是惜英雄爱英雄,对关羽回归故主的行为没有强行阻拦。而廖化也有过这样一段“回归故主”的经历,不过其艰难程度却是关羽走单骑无法相比的。怎么一回事呢?

公元219年冬,关羽被东吴所破,220年初兵败被杀,而廖化则被俘来到了孙吴,在东吴近两年的时间里,孙权一直想将廖化纳入麾下,然廖化却一心思念故主刘备,想方设法要逃离东吴,直到最后使出诈死的方式才成功骗过了东吴的人,才得以有机会脱身。脱身后的廖化赶紧带着***昼夜西行,直到222年春,廖化才终于在逃亡的途中遇到了率军东征的刘备,两人在秭归相遇,刘备见到廖化也是欣喜不已,后拜廖化为宜都郡太守,随军东征。

廖化的最终结局

廖化一生见证了蜀汉***的建立到兴盛再到灭亡。刘备死后,廖化后来多次随诸葛亮北伐,立下了无数功勋,曾击败魏将游奕,王赟。诸葛亮死后,廖化又继续得到了刘禅的重用,升任右车骑将军,授予节符,领并州刺史。公元263年,后主刘禅投降,蜀汉***宣布灭亡,公元264年,作为蜀汉重臣的廖化被迁移前往洛阳,于途中病逝。终年七十有余。

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!”,悲亦壮哉!

“品历史人文,悟真理人生。”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,我是灵魂的感触!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!

免责声明:本文章由会员“刘楠东”发布如果文章侵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